2.1. 計劃背景

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,同時又是思想、文化的載體。

課程發展議會於《課程指引》(2017)中指出:「中國語文教育需均衡兼顧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,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,以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,同時兼顧思想、品德的培育和文化的薰陶為目的。」語文素養的要素包括語文知識、語言積累、語文能力、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,以及思維能力、人文素養等。

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何燕萍(2021)建議中文篇章:文道並重。小學階段可選取古詩文,讓小學生感受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美妙之處。因此本計劃便從這方向擬寫。

語文知識

思維能力

人文素養

2.2. 主辦機構簡介 [國史教育中心(香港)]

國史教育中心﹙香港﹚(下稱「中心」)於2018年7月6日正式成立,是一所註冊非牟利機構;並於2021年5月6日起正式註冊為慈善免稅團體。

中心致力賡續中華歷史文化的傳承,建構國民身份認同;並努力提倡研習國史之風氣,讓香港年青一代鑑古知今,明辨涵養香港情懷,培育家國觀念,開拓國際視野是非,熱愛國家民族;並與香港年青的老師及學生,分享安身立命之道,進而涵養香港情懷,培育家國觀念,開拓國際視野。

2.3. 贊助機構簡介 (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)

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(語常會)在1996年10月成立,目的是就一般語文教育事宜和語文基金的運用,向政府提供意見。

自成立以來,語常會通過運用語文基金,配合政府、其他諮詢組織和持分者的努力,資助並推行不同的措施,以幫助港人,尤其是學生和在職人士,提升兩文(中、英文)三語(粵語、普通話及英語)的能力。

2.4. 計劃目標及內容

期望透過本計劃推動本港的中國語文教育,透過動畫協助第一學習階段的學生(小一至小三)學習中文古詩文,並達到以下目標。透過本計劃動畫: